






Ting
第三,让我们思想神所赐的平安(英文圣经一般译作Peace,中译可作“症安”,“和好”,“和睦”,“和平”)。
神的福音把什么赐给我们?我们若说是“神的平安”,想念没有人会反对----但人人都明白吗?词语用得正确,却不保证衍生的观念也正确!许多时候,神的平安仿佛被理解为一种内心平和、愉快及释然的感觉,是源于对神的认识,并可护卫我们克服人生最大的打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一方面,神并非如此娇纵他的儿女,任何人持这种想法将会感震惊;而另一方面,神的平安真正的基本要点,根本不会涉及这种要领。
这种把神的平安解释为感觉(如先前所言,及是误解)所衍生的真理,是神的平安带给我们能力,让我们得以面对及容忍本身的顽劣和挫败 同时,亦要在“祸福难料”的境况中懂得知足(基督徒常说神总有最好的安排)。这解释所科学管理的真理忽略了得着神的平安需具备的首要条件,没有它便不可能有其他的好处,它就是:得蒙赦免和被接纳进入约中,也即是被收纳进入神的家。我们若还没有提出人与神的关系要作出改变(为为成朋友,忿怒变成爱,定罪变成称义),和平的福音沿未真正传开。
神的平安最首要是“与神和好”,这是由神与我们对敌,变成神帮助状况。若不以此为出发点,来解释神的平安,都只是误导。今天其中一个最可悲的讽刺,就是自由派和激进派的神学家相信自己能够为今天重新诠述福音的同时,却不体上摒除了神的忿怒、罪咎、定罪和神与人为敌等教义,以致他们根本无法介绍福音,因他们说不出和平的福音解决了什么基本问题。
因此,神的平安最首要和最基本的解释,是一种赦免和接纳的崭新关系----是从挽回祭带来的。耶稣复活后,在楼房上向门徒显现,他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约二十19-20)。他为何这样做?不仅是为了确立他的身分,更是要提醒他们,他在十架上所作的挽回祭已使他们与父神和好。他代替了他们受苦,为他们代受了刑罚,且为他们成就了和平;召集,他以复活的大能显现,将那平安带给他们。“看哪,神的羔羊,队去世人罪孽的!”惟有当我们承认我们本来是与神为敌,神也与我们为敌的时候,耶稣却“籍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西一20),才开始真正认识的平安。
----摘自《认识神》18章《福音的核心》
把整章打下来了,很好的一个提醒,神的平安对于我来说,很大程度也是理解在感觉上,而并没有真正地理解至与神的关系和好这样的深层次。
By Songheng
而我想说的是:主早已呼召我们每一位基督徒 (主的门徒) 了。你不用踏出那一步了,因为你已经在里面。
差别只在于我们是要选择成为一位「带职传道人(像保罗那样,一边工作,一边做主工)」 或是一位「全职传道人」。
前者身兼两职,既可在外为主赚钱去支持全职传道人;又可在教会内拼命为主做工。此等出钱出力的工人令人敬佩,且实为华人教会的需要与祝福。
后者全然委身,有名有职份,背负牧养群羊的重责大任。此等呕心沥血的工人,主必使用及看顾。
然而,却是没有人可以置身于主的工作及国度之外,因为 “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太福音16:24、马可福音8:34)
任何选择跟随主的门徒,是无法选择不背十字架的;
我们只能选择要不要成为基督的门徒,而无法选择背不背十字架;
我们只能选择不做主的人,而无法选择不做主的工;
因为耶稣在那里呼喊说:「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巳经熟了(约翰福音4:35)」、
耶稣又在那里呼喊说:「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马太福音 9:37)」
向暖问:你听见主的「呼召」了吗?
我想问:你听见主的「呼喊」了吗?
若是我们的主是为我们「牺牲」的主
那么跟随主的脚踪行,正意味着迈向「牺牲」的道路
因此,潘霍华(Deitrich Bonhoeffer)说:当基督呼召一个人,祂乃是呼召他(她)来受苦、甚至受死。[“When Christ calls a man, He bids him come and die.” “Suffering, then, is the badge of true discipleship.” “Discipleship means allegiance to the suffering Christ, and it is therefore not at all surprising that Christians should be called upon to suffer.” (Deitrich Bonhoeffer, “Discipleship and the Cross” in The Cost of Discipleship.)]
基督的信仰是一个行动的信仰;我们的信仰乃是在奉献行动中才被彰显出来 。
基督的信仰是一群见证人的信仰;是一群愿意为主而牺牲自己,来传扬耶稣的见证人。
上周五在团契分享的「传福音方法与策略」,由于时间有限,略过许多细节。因此答应会将详细内容放在网站上。请点选下面连结浏览。
http://www.christ.org.tw/four_rules/four_rules-s.htm
(繁体字版的连结为: http://www.christ.org.tw/four_rules/four_rules.htm )
《认识神》一书的作者巴克(J. I. Packer)写道:“只有当一个人投身于与人的关系中----包括家人、朋友、邻居、基督徒小组等……他才能真实而深刻地经历神。隐士型的生活不是正常人的生活!一个封闭独行的基督徒,远避他人而读属灵的书(甚至只读圣经!),也许可和别人一样,对神有真知灼见。但是只有愿意与人分享的基督徒----愿意冒着受伤的危险,在相交中心情的付出,尽量的接受,有时也真会觉得受伤----只有他们能在经历中深深的认识神。”
接自《教会行政管理学》第九章《肢体生活与教会管理》
《认识神》:J. I. Packer, Study Guide to Knowing God, P.6
今天看书的时候,这一段很受启发,因为我们都被过去的伤痛缠绕,所以完全或不太可能将自己的真实一面付出,以免再受伤害。所以也造成了只能是见面say hi,再见say bye的弟兄姊妹了。
post by Songheng
我们是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人和华裔,因着耶稣基督的爱与福音联系在一起。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大家庭。